您好,欢迎访问湘潭中创电气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资讯

服务热线0731-52331505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简析我国目前电解铝的工业现状及面貌

作者:中创电气 发布时间:2023-04-11 15:07:46点击:

      我国铝电解技术自70年代末引进160KA中间下料预焙槽技术之后,从消化国外技术开始,揭开了我国现代铝电解技术发展的序幕,以铝电解槽热电磁力特性及磁流体数学模型研究为核心,在工艺、材料、过程控制及配套技术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九十年代以来,在基础理论、大型铝电解槽开发以及工程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开发成功了280、320KA以上的特大型电解槽技术,使铝工业的技术进步令人注目。大容量电解槽的开发,使我国铝电解技术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电解铝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简析我国目前电解铝的工业现状及面貌(图1)

      实际运行指标差。

      由于开发时间短,对我国大型铝电解槽在生产领域的深层次开发明显不足,致使实际运行指标的生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多数在大负 荷、小电网环境下运行,安全隐患多。铝电联营是中国电解铝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同时在技术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由于大容量电解槽一般系列规模较大(一个系列产能可达20万吨以上),巨大的用电负荷集中在一个生产系列上(一般达40万KW以上),电解系列生产的任何波动都会造成电网或自备电厂较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供电安全。

      缺乏建立在对阴极破损机理与规律透彻掌握基础上的“精细设计技术和提高槽寿命的综合技术措施,电解槽难以达到设计寿命,早期破损率高。影响我国大型槽的槽寿命的问题除了我国普遍认为的阴极炭素材料质量方面的原因外,电解槽的设计、筑炉材料、筑炉质量、焙烧启动、正常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尚缺乏对铝电解槽破损(常称为阴极破损)机理与规律的深入掌握及在此基础上的“精细设计”技术和提高槽寿命的综合技术措施。随着电解槽容量的不断扩大,槽寿命问题就更加突出。

      缺乏先进的生产操作技术,作业成本高。

      我国300KA级的特大型预焙铝电解槽投入工业应用的时间短。又不能完全照搬以前在大型预焙槽上的相关经验(这些经验也有很大局限性)。焙烧启动过程中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更突出且焙烧启动过程中的能耗大;投入运行后电解槽的物理场(电场、磁场、流场)容易波动,热平衡的维持较困难;槽电阻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波动,阳极效应发生后熄灭困难,且由于电解槽的惯性大,一旦出现槽况波动或槽况异常现象,很难快速恢复正常。

      就我国电解铝整体生产状态而言,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要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左右,主要表现在:电流效率相差2-3个百分点;吨铝电耗相差 300-800Kwh;电解铝用阳极生产过程能耗相差3Gj/t左右;电解铝阳极消耗相差30-60Kg(折合标准煤约75-150Kg);电槽槽寿命相 差1000天左右;阳极效应系数国际先进为0.1次/天.槽以下,我国最好水平在0.3次/天槽左右。


相关标签: